welcome皇冠旧版欢迎你

高教动态 您当前位置是: 网站首页 > 高教动态

3篇快评!说一说全力以赴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——聚焦大学生高质量就业

来源: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14 10:00:00      

做好大学生就业的“铺路搭桥人”

—— 一论全力以赴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

“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”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5次提及就业。而大学毕业生群体又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。于国家而言,迫切需要把大学生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。于个人而言,没有哪位大学生不渴望人生出彩,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。

当然,从校园的“小空间”走向社会的“大天地”,大学生需要一个校准自我、完成个人与岗位适配的过程。如果多一些路径、桥梁,也许试错的成本就会低一些,无谓的焦虑也能少一些。

搭桥铺路,规划在前。各级政府首先要做好“规划师”,把好“方向盘”,突出就业优先导向,做好资源的总调度。就业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问题,与经济发展、产业转型、人才供给、权利保障等各方面,存在千丝万缕的内部关联。具体而言,可通过推进教育链、人才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的深度融合,做大新经济、新业态的“蓄水池”等手段,让就业岗位的数量多起来、质量高起来。有实实在在的发展空间,大学生就业才会更有奔头。

作为人才的供给方,高校理当是铺路搭桥的积极行动者,既要跳出教育看就业,还要站在就业看教育。无论是积极走出去,还是把企业请进来,高校进行人才供需对接的同时,还要有更为长远的反思和考虑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适配度,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体系……这些改革举措背后的动力是,从大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,就帮他们把路走宽、走远。这是一个有才华、有能力就会被看到和需要的时代。期待高校用过硬的办学质量,为大学生搭高就业的起点、打通未来的道路。

打造大学生就业的“能量补给站”

——二论全力以赴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

“鼓励高职院校开展直播带岗,促进大学生就业”“充分关注少数特殊群体学生的就业工作”,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代表委员纷纷为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支招。

学生就业好不好,高校有责任。大学生从校园走向就业市场,需要在摸索中成长。简历制作没经验、面试答辩缺技巧、信息渠道不畅通……大学生遇到这些困难很正常,但关键是能不能在关键时刻被“给力”地推一把。及时把问题解决掉、情绪化解掉,积蓄重新出发的力量。因此,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要发挥好“能量补给站”的重要作用。

“能量补给”要看准需求、用对方法。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,有媒体调查显示,53.1%的受访者期待完善在校实习实训,增强求职择业能力。可见,就业“实战”经验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。而具体到每所学校,侧重点可能又有所不同。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不妨用好大数据,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摸底调查,然后根据实际需求,优化升级服务体系,避免一套方案用到底的惯性做法。例如,有的学校在招聘会现场增设职业测评、求职礼仪、面试模拟等服务,都是细心、暖心的举措。

发挥好“能量补给站”的功能,就业指导还要重视大学生求职中的心理疏导和价值引领。针对网络上一时流行的“学历贬值”“读书无用论”等消极论调,要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,积极转变就业观念,激发其到基层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热情。多给大学生注入正能量,重视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建设,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审视求职路,大学生的无限潜力才能被更好地激发出来。

携手打通大学生就业的堵点痛点

——三论全力以赴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

消除学生档案和求职简历中的“第一学历”概念,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,把新职业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…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代表委员围绕大学生就业提出的建议可谓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。这些之所以频频冲上热搜,是因为其准确戳中了大学就业的堵点痛点。

就拿求职者遭遇的“第一学历”歧视来说,是“唯名校”“唯学历”的价值取向在作祟。而扭转这种群体性惯性思维,涉及复杂系统的重新构建,显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。那么,要不要去做呢?必须去做,否则只能人人苦其久矣。谁来做呢?每个人都是行动者。

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中的导向作用极为关键。比如,摒弃把教育与学校等级化的教育发展思维,以减少等级观念在就业市场的二次传导;鼓励新业态新职业发展要少喊口号,把规矩立起来、配套搞起来,让年轻人干事创业少一些后顾之忧。

高校与企业是人才供需的两端。双方多对话、多联系,一定要像朋友一样熟络起来。沟通交流不要支支吾吾,建议想法不要藏着掖着,一起想方设法把就业难与招人难共存的堵点疏通开。高校学生实践实习与基层岗位要进一步加强连接,探索深化定向、定岗、订单式培养,打通信息不畅的堵点和职业认同的痛点。

而更为关键的是,就业创业的大学生要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。机会不是等来的,问题在任何阶段都会存在。即便一时求职不顺,也不要气馁,多去与身边的老师、同学沟通,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。遇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就好,千万不能让情绪上有堵点。毕竟,“就业”的答卷人终究是自己,即使是再强大的外力也只是催化剂。

来源:中国教育报百家号

上一篇: 教育时评: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基民族复兴
下一篇: 《政府工作报告》(全文)